中国新基建:《环境报》专访 云经济学之父 乔·韦曼


4月20日,国家发改委首次明确新型基础设施的范围,提出了“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三方面内容。这些新型技术和业务形态的数字化建设皆以“云计算”为载体。中国环境报记者专访了“云经济学之父”乔·韦曼,为我们解读“新基建”下的经济未来。


2012年,“云经济学(Cloudonomics)”概念在乔·韦曼的著作《云经济学:企业云计算战略与布局》中首次被提出。2014年,“云经济学”概念被引入中国,成为中文世界里第一本系统解释“云经济”的专著。2015年,他在新书《新动能 新法则》中详细介绍了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和物联网的发展情况。


以下是采访全文。



中国环境报:“云经济”如何扭转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的经济下行预期?


虽然新冠肺炎疫情对世界经济带来了负面影响,但数字技术对阻止经济下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大流行病是很糟糕,但比起数字化时代之前的历次大流行病暴发,我们此刻面临的状况已经好太多。


首先,数字技术保障了大流行病期间社会的正常运转——视频会议和蜂窝技术(Cellular Technology)令人们在家远程办公,孩子们远程上学;电子商务让人们网上订购商品、享受送货到家服务;远程医疗应用程序提供给人们医疗咨询服务等。


其次,数字技术对我们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至关重要——人们可以通过数字技术对该病毒遗传密码进行排序以找寻治疗方法或研发疫苗;可以通过手机定位来完成对接触人的追踪,以便实时跟踪感染源;可以通过人工智能中的“自动假设生成”技术(该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扫描数以万计的研究论文)进行基础科学研究,找到治疗方法。数字技术还可以通过无人机监督人们遵守指令,如居家隔离或戴口罩;通过手机或可穿戴设备持续监测和报告每个人的体温、识别疫情、发出警报、迅速追踪密切接触者等。甚至还可以通过手机和可穿戴设备实时监测人体血液中的病毒颗粒和抗体。


即便疫情过去,数字技术也将是世界范围内未来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正如我在《新动能 新法则》一书中所述:数字化可以优化流程及其资产使用;数字化可以让产品通过生态系统变得更加智能、互联和可扩展;数字化可以通过智能推送购买选择,让商务中的客户关系变得愈发牢固;数字化可以进一步激活创新,比如通过创意市场、创新网络、竞赛和机器创新等。


中国环境报:您如何看待中国的“云经济”?


中国公司毫无疑问是全球“云计算”参与者中的佼佼者——数字生态系统中既有像阿里巴巴和腾讯这样“大而全”的综合型公司,也有“小而美”的创业型公司。它们共同提供产品和服务,帮助客户构建完整的解决方案。


这些数字公司“各美其美”,且与美国的数字公司不同。中国的微信和美国的推特(Twitter)、脸书(Facebook)是同类产品,但腾讯公司积极参与了云基础设施的创建,推特和脸书则“止步于云”。目前,中国在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投资已得到丰厚回报,如微信支付(WePay)和支付宝(AliPay)以及相关的综合金融服务(贷款和保险等)让中国在支付领域遥领全球。


中国环境报:中国现在面临经济新动能转换,“云经济”能扮演什么角色?


中国正在进行的数字化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投资将对未来产生深远影响。回报率远超投入成本是基础设施投资的重要动力之一。以传统基础设施建设为例,虽然高速公路系统的成本包括平整泥土、获取混凝土和沥青以及修建道路,但一旦建成回报却更多——用卡车将食物运送给饥饿的客户;让员工去上班和让知识型工作者们召开会议;让游客看到重要的历史遗迹或美丽的湖泊;开车送病人去医院等。


同样,数字基础设施(网络、数据中心、服务器、AI、区块链、数据管理、加密等的软件构建块)的成本与驻留在该基础设施上的交互数据和应用程序的指数级优势相比非常低。一般来说,基础设施越强大,这些应用程序就越强大、可靠、可扩展、安全且响应迅速。


世界正在以不可逆转的态势转向数字经济。过去五年,全球经济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其中数字经济的份额从22.5%增长到25%。可以说,数字技术正在每个行业发挥重要作用。此次大流行病让在线教育突破大学或非正式学习的边界,让所有年龄段的学生远程上课;让农业上使用联网的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通过GPS定位、软件规划的优化路线、以及联网的灌溉传感器来进行联合自动收割;让采矿业可以通过远程操作来完成采矿,使工人在机器挖掘到地下深处时保持安全,甚至保持相当远的距离;让运输业将转向自动驾驶卡车……


几乎不能想象一个行业不会被数字技术戏剧性地颠覆、转变,甚至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因此,所有行业都会因为新型基础设施的改善而加速数字化转型,带来可观收益。


中国环境报:您认为“新基建”会对绿色经济带来哪些影响?


有一种观点认为,数据中心耗电太多并不绿色环保。因此,他们说数字基础设施不属于绿色经济。但我认为,“数字基础设施”是终极的绿色技术。


首先,数字活动可以取代实物活动。例如,与乘坐汽车、火车、渡轮或飞机旅行去参加会议相比,数字“出席”会议显然更具生态优势。虽然喷气发动机一直在提高省油率,但处理器、网络和存储能源却无需更多能源优化,同时保持使用呈指数级的增长。与喷气燃料相比,视频会议的碳足迹是微不足道的。根据碳披露项目的一项估计,仅视频会议就可以减少数百万吨的碳排放。


其次,数字对象可以替代物理对象。通过“数字基础设施”访问的在线文档比印刷报纸要绿色环保得多。尽管回收利用技术已经优化了资源使用率,但如果不进行砍伐树木、运输原木、经营造纸厂,不把满载报纸的卡车开到报摊、收集垃圾,然后经营回收工厂,岂不是可以节约的更彻底?


再者,数字技术可以优化物理资源的使用。例如,快递公司的路线算法可以保证他们的送货车行驶路线最优——包括避免拥堵、确定最短路径、最大限度地减少横穿车道的转弯,以及在红灯时停车等。这样一个简单的数字优化并不费劲,但对于一家承运商来说,仅仅是每个司机每天节省一英里,每年就可节省1亿英里,就能节省1000万加仑的燃料和10万吨的碳排放。再比如,智能自动驾驶车辆或火车上运行的算法,可以减少仅由于下坡路段而不得不减速,或由于前方的交通灯,或拥堵而停车/加速所导致的能源浪费。


简而言之,数字化意味着绿色经济的全面化。


中国环境报:“云经济”与“生态经济”之间有何关联?生态环境好的城市是否可以借助“云经济”实现经济效益?“云经济”对生态环境有何帮助?


“云经济”自带环保基因。几十年来,数字基础设施的参与者们一直在优化能源使用。例如继续开发低能耗芯片组,将服务器虚拟化以提升单台计算机的工作负载,开发不使用服务器时的空闲技术等。


此外,云技术/分布式智能基础设施(Distributed Intelligent Infrastructure)可以通过重新定位执行计算的位置,实现多方资源的优化配置。例如通过异地运行减少本地未得到充分利用的计算需求,或者使用更便宜、更天然的获能渠道如风能发电或水能发电。考虑到电力传输中的重大损失,将计算工作负载带到能量所在的地方比将电力传输到数据中心更有意义。


云技术/分布式智能基础设施还可以优化数据中心的制冷。与其使用电力来冷却产生热量的数据中心,不如将数据中心放在凉爽的地方,比如山区或更靠近极点的地方?云技术可以实现这一环保节能设想。


此外,通过云技术/分布式智能基础设施下的智能电网可以灵活利用自然资源。比如,风力等可再生能源会受天气变化的影响,云技术/分布式智能基础设施可以将洗衣这种非紧急日常任务根据天气变化智能调配。


总的来说,数字技术和生态环境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数字产业发达的城市,生态环境更好,居民普遍身心更健康,城市的医疗成本会降低,地方财政负担更小。反之空气和水污染给居民身体健康带来负面影响,会增加政府财政医疗负担。当然,好的生态环境对促进旅游业发展、激发居民创新欲望都大有裨益。


简而言之,更数字化、更绿色的经济发展模式会将降低社会各项综合运行成本,加速经济增长。


中国环境报:十几年前从您首次提出“云经济”至今,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十几年前我着手“云经济”研究的时候,人们对云技术主要有三方面误解。一是认为“云计算”成本高昂。但我认为随着云技术庞大需求潜力的不断释放,总成本也会被不断摊薄。此外,比起“云计算”在应用服务和创新速度上的巨大受益,综合成本并不算高。


第二个误解是认为公有云将接管所有“云计算”。但其实在节省成本、提高性能和增强可靠性方面,私有和公有计算的“混合云”将是最佳选择。事实证明过去几年,主要的公有云提供商已开始提供互补的私有解决方案。三是公有云提供商普遍认为只有大规模或超大规模的设施才能工作。然而边缘的力量不可小觑。十年前,我曾写过合并与分散之间权衡的文章论述边缘的力量,但直到最近几年人们才意识到边缘的价值。


总的来说,正确的智能集成基础设施是多个公有云和私有云以及边缘处理和存储的结合,我称之为“混合多云雾”(Integrated Hybrid Multi-cloud Fog)。这是目前云技术的发展趋势。


中国环境报:4月20日,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正式提出建设以“以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为代表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基础设施,以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等”,您对此有何看法和建议?


方向极好!该决策反映了今天基础设施和应用程序的多维度。(I believe that is an excellent direction,reflecting the many dimensions of today’s infrastructure and applications)如我之前所述,适当的基础设施架构由私有数据中心和公共云基础设施组成,它们通过智能通信基础设施与各种分布式资源互连,以创建集成的“混合多云雾”(Integrated Hybrid Multi-cloud Fog)。该决策能将(消费者)物联网(IoT)或工业互联网中的许多分布式元素打通,包括互联智能汽车、智能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健康、智能机场、智能工厂等。


5G是该领域的推动者。有预测认为,2025年中国将拥有10亿台联网设备。我个人认为预测保守了,因为我们将很快看到全球范围内达到1万亿台设备,而中国的设备数量将远远超过1000亿台。


我的计算很简单:假设这1000亿台在消费者和其他实体(如企业和政府)之间平均分配。500亿台设备则每人分配不到50台。但是一旦加上计算机和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智能电视、智能扬声器、智能平板电脑、智能灯泡、智能汽车、智能冰箱、智能插座等,这并不是那么多的设备。事实上,要确定未来智能互联设备的数量,一个很好的方法是数一数你现在拥有的电插头的数量:手机充电器、灯具等,然后添加其他未正式插入墙上插座的设备,如水表、电表、恒温器等。


1G到4G主要为人服务,但5G不仅为人服务,还要给数十亿的设备提供支持——从计量用水量的低带宽使用,到4K视频的高带宽使用,到文件传输的高延迟应用,再到像车与车之间通信的低延迟应用。为了在难以到达的区域实现覆盖并以经济高效的方式承载指数级增长的数据量,5G需要有线网络、卫星和其他技术进行补充。


如果我们再把像高速公路系统这种物理基础设施考虑进去,那还要考虑应用程序问题。比如载着员工上班的汽车、载着游客的公交车、载着货物的卡车,休息站、加油站和停车场,通行费和红绿灯,这些互补的生态系统要素如何协调?我们需要智能来使所有要素和谐地协同工作,需要发展更多的互补技术,如人工智能和区块链。


与5G相关的主要方向之一是部署更智能的网络。例如,通过网络分片,可以为不同的用户分配各种大小、不同类型的网络容量的各种“分片”。比如,需求传输文件的个人用户和需要与专家团队进行高清视频会议以拯救急救病人的医生用户,他们对网络使用的需求是不同的。


其他领域的智能也要部署。例如,云提供商要提供负载平衡解决方案,将工作分布在多台计算机上;对于业务连续性,要提供通过给定数据中心或区域的停机进行管理;对于动态内容分发,要提供将文件或电影等数据移动到网络“边缘”的解决方案,使其更靠近活跃用户所在的位置。


可以想象一下,当所有这些智能(包括云、边缘和跨各种网络)整合在一起共同优化性能、可靠性、成本、能耗、碳足迹时,将会是什么景象?目前我们已经看到人工智能被用来优化数据中心运营;接下来将是更大的范围和规模上应用此方法。


当然目前云技术在协同各要素上还存在很多挑战。例如,人工智能需要数据才能工作,并且需要在跨数十亿设备的分布式边缘收集这些数据。但这也带来了挑战——数据是应该在边缘完全处理,还是在设备中完全处理?是进行部分处理,然后“上传”到云端,还是只以原始形式传输到云端?挑战还包括用于任何给定分布式应用的最佳解决方案。当诸如机器人、无人机、视频监视或其他传感器、电话等单个“节点”可能由于断电或设备停机而断断续续地连接或故障时,如何处理安全、可靠的数据传输和消息传递?


我们需要大量的领导力、创新、组织和投资来克服这些挑战,但这也说明我们正进入一个令人振奋的时代。中国国家发改委提出“新基建”的指导方针令人振奋,也恰如其分。


中国环境报:您认为中国将在“云时代”中扮演什么角色?


中国在全球创新中正扮演着重要角色,战略配置与美国不同。在美国,绝大多数创新完全基于风险资本和公共股权市场。在中国,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在规划和组织、资金和管理进展方面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此外,建立创投基金(The fund of funds)的举措也很有建设性,它们用风险资本家对创新的洞察力来补充政府的财政资源。我认为,对于像“新型基础设施”这样至关重要的倡议,重要的是要有更强有力的国家统一规划要素,然后再与地方创新相辅相成。


为何要动用国家的力量统一规划要素?我以公路基础设施做一个类比——你不会让私人公司来设计他们自己的高速公路、街道标志、车道宽度,以及不同颜色信号灯对停车、行驶和减速的意义,更不会让他们来制定标准(红色代表停止,绿色代表通行)。最有价值的做法是,国家有一个总体计划,然后让私营公司以最适合的方式利用基础设施和平台来满足用户和客户的需求。正如中国在5G领域的进展所显示的那样,中国在政府领导和私人创新之间达到的平衡令人叹服——十三五规划中的优先事项与行业创新相结合。


目前中国无疑已是创新领域的世界领跑者之一——无论是在物理学等基础科学领域,还是在超级计算和数据网络等应用技术领域。大多数美国顶级数字公司也在中国开设了研究实验室,希望籍此实现知识共享和全球创新的共赢局面。


(来源:中国环境报  乔建华编辑)



扫码邀约乔·韦曼

立即开启线上直播/录播!



他山石智库(www.tashanshi.net),专注国际演讲嘉宾品牌。植根于中国市场,助力中国科技和经济发展,链接全球顶尖前沿科技、经济金融、创新创业领域专家。创始团队来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阿里巴巴、财新传媒,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投资。

 

他山石与30余位诺贝尔奖得主及1000余位商界领袖、科学家、名校教授、畅销书作者建立合作,涵盖数字经济、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5G、工业互联网、生物医药、大健康、新零售、经济金融、文化创意等50多个国家重点鼓励和支持的产业领域。

 

他山石为国内众多顶级会议论坛提供国际专家,包括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天津世界智能大会、重庆智博会、贵阳数博会、上海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交会、阿里新经济智库大会、腾讯粤港澳大湾区论坛等。


他山石智库CEO李大巍(daweili@mit.edu)麻省理工访问学者、中央电视台评论员,出版《对话最强大脑:精英眼中的未来世界》及《中国经济的未来:10位诺奖经济学家建言中国经济》。

扫描二维码,进入新书选购页面!